东方持国天王梵名“提多罗吒”。
佛教传说此天王居须弥山黄金堆,率领诸毗舍阇(颠狂鬼)等守护东方弗提婆洲。
在四天王中,除北方为毗沙门天之外,单独供奉或作为佛教艺术表现主题的情况很广,其出现的绝大多数场合是与其他三位一起出现的。
持国天王的形象,据《陀罗尼集经》卷十一记载,身着天衣,左手伸臂下垂持刀,右手曲臂向前,仰手,掌中托宝珠。
另据《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》所说,持国天王身青色,紫发,面显忿怒状,着红衣甲胄,手持大刀。
中国内地佛教寺院中的持国天王塑像,因受“封神演义”等民间神话影响,为一手持琵琶、身披中国式战甲的武将形象。
南方增长天王梵名“毗流驮迦”。
率诸鸠盘荼(瓮形鬼)、薜荔(饿鬼)等驻守南方阎浮提洲。
据说此天王也令人增长善根,故名。
增长天王的形象,据《陀罗尼集经》记,他的衣甲与东方持国天王基本相同,右手持稍,稍根着地。
另据《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》中记,南方增长天王,身赤紫色,绀发,脸显忿怒相。
身穿甲胄,一手叉腰,一手持金刚杵。
在中国寺院中,这位天王则是身青色,手持宝剑。
西方广目天王梵名“毗留博叉”。
据说他能以清净天眼观察护持世界,故名。
他居于须尼山白银埵,率领龙族及富单那(臭饿鬼)等守护西方瞿陀尼洲。
此天王的形象有多种,在《陀罗尼集经》中记载,他左手持稍,右手持赤索,其余与持国天王大致相同。
在《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》中,广目天王是身肉色,臂挂黑丝,面露微笑,身穿甲胄,手持笔作书写状。
在中国佛教寺院中,广目天王多为身红色,手中缠绕一龙。
北方多闻天王梵名“毗沙门”。
在四天王中,北方多闻天王单独出现的场合较多。
在这种情况下,常以梵名音译称之为“毗沙门天”。
相传,毗沙门天经常维护如来道场,由此而得时时听闻如来说法,故名多闻天王。
据说他与吉祥天女是夫妻(一说兄妹)。
在印度,他又是主司施福护财的善神,故其在四天王中信徒最众。
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画像,在他渡海之际,常常散下金银财宝。
在四天王的配置关系中,他被安排率领夜叉、罗刹将等,守护北方郁单越洲。
毗沙门天的形象,多为身穿甲胄的武将,面现忿怒畏怖之相。
一手托宝塔,一手持稍拄地;或一手持戟,一手托腰。
身青黑色,足踩二夜叉鬼。
在中国佛教寺院中,因受民间神话影响,所塑多闻天王大多为头戴毗卢宝冠,一手持伞,以表福德之意。
或坐或站,脚下踩有夜叉鬼。
此外,另有一种叫兜跋毗沙门天的像,身着西域式甲胄,一手捧宝塔,一手持三叉戟,以坚牢地神支其两足。
脚下蹲有二邪鬼。
据说兜跋本为西域国名,后来人们以兜跋讹为刀八,又进一步误解为刀八之意,于是塑造了各种八刀毗沙门像。
兜跋毗沙门像在唐时传到日本,后被作为能镇护国土、拒退怨敌的神将而得尊奉。
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广目天王西方多闻天王
不吃早餐
严重伤胃,使你无法精力充沛地工作,而且还容易“显老”。
德国埃朗根大学研究人员在对7000个男女的长期跟踪后发现,习惯不吃早餐的人占到了40%,而他们的寿命比其余60%的人平均缩短了2、5岁。而另一所大学在一次对80~90岁老年人的研究中发现,他们长寿的共同点之一是:每天吃一顿丰盛的早餐。
处罚决定:早餐食物尽量做到可口、开胃;有足够的数量和较好的质量;体积小,热能高;制备省时省力;在食物的选择上要注意干稀搭配,荤素兼备。
本文地址: https://slw.dhslw.com/hlwzxwz/2849a5c32af9f51de3fa.html
上一篇:吊塔是怎样装建起来的吊塔是怎样装起来的...